山东理工小博士幼儿园鲁味传承——阳春面
作者:郭芳 来源:幼教中心 发布时间:2018年04月20日 点击数:7
“面条”在我们的齐鲁大地早有记载,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已将面条称之为索饼、水引饼。中国饮食的制作、传承,都有其特定的传统形式和风俗习惯,“出门包子还家面”即是饮食习俗之一。
借鉴博山“阳春面”制作方法,选用“挂面”是因为“挂面”煮出来的面条筋道,吃起来硬爽。用“三合油”和胡椒面兑成“浇汁”再用煮面条的原汤和“浇汁”兑成“浇汤”。面条煮熟后将面条捞入“浇汤”之中,趁热用筷子将面条挑开,摆成“阳关三叠”的形状,最后撒上时令的“青头”,“青头”多用蒜黄或香菜之类,只有这样才算上是一碗纯正博山阳春面。
山东理工小博士幼儿园制作的幼儿“阳春面”,在传承博山“阳春面”的基础上,添加了南方“阳春面”中的“肉汤”元素,为与其营养相符增加了猪肉排、煮鸡蛋、菜心搭配,让传承与美味更加符合幼儿的生长需求。既有博山“阳春面”的清香,又增添了南方“阳春面”的醇鲜。既透着一份齐鲁大地矜持的怀旧,又添了一份江南的孤芳自赏,让幼儿味蕾享受的同时体验出“家”的感觉。